洞见观点
Insights

洞见观点

首页 > 洞见观点 > 洞见 > 日本城市更新调研分享之「自由市...

日本城市更新调研分享之「自由市场如何“生长”出世界第一的轨道都市」——城市更新篇

来源: 2025.04.11 1

说到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令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其广泛的站点覆盖以及因为多元主体建设而形成的复杂换乘体系。东京的轨道交通由国营铁路(JR)、私营铁路(私铁)和都营地铁(东京都政府运营的地铁线路)共同构成,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了城市交通的动脉,也成为了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东京都内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私铁和有轨电车)网络密度达到0.5km/km²,远超上海2024年底的统计数据0.15km/km²,形象地说,当我们在城市中建设地铁的时候,东京正在地铁上建设城市。


然而,在看似蛛网的复杂线路背后,东京地铁并不是无序生长的产物,而是承载了城市规划与自由市场的融合体。


01 以轨交站点为核心的城市更新理念

在东京城市更新总规层面,以优化城市密集空间,引导轨道交通高强度综合开发为主的引导,把城市更新的区域划分为了再开发促进区(站点本体),开发诱导区(站点临近地块)和1号市街区(站点周边区域)三个区域。


而东京的城市更新,可以说是完全围绕轨交站点开发建设展开的,东京的中心城区基本上全部纳入了城市更新的范围,其中再开发促进区(站点本体)占到了更新总面积的1/4。

通过城市更新区域的划分,结合税收减免、容积率奖励等政策,鼓励原权利人或者市场主体在区域内进行高强度的复合开发。直白的讲就是原权利人或市场主体通过城市更新,既不用补地价也无需调整规划,就可以获得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增量物业,这泼天的富贵,谁不想要?

02 自由机制市场下的商业战场

1、票务体系的弹性定价

东京轨道交通采用"基础运价+服务溢价"的复合定价体系。山手线等通勤线路维持基础运价(1.7km起价180日元),而东武日光线等观光线路实施动态票价,周末时段加价20%。这种价格机制使轨道交通兼具公共服务属性和市场调节功能,各运营主体年均利润率保持在5-8%,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闭环。当乘坐地铁变成一道选择题,你会愿意为节省5分钟的换乘多付10%票价吗?

2、线路建设的市场化博弈

私营铁路企业通过"铁道+地产+旅游"的复合开发模式,构建起资本驱动的城市生长体系。东武铁道打造的"天空树经济圈"具有典型意义:

634米高的晴空塔作为垂直交通枢纽,整合东武伊势崎线、东京地下铁等多条轨道线路;塔内设置直达东武动物园(栃木县)、日光东照宫(栎木县)的观光专线巴士;周边开发"东京天空町"商业综合体与租赁住宅,形成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的超级节点。

东京晴空塔不仅成为了东京的新地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自立式广播塔,同时也为日光市等周边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游客流量。游客在参观完晴空塔后,可以一站前往东武动物园、日光鬼怒川等其他旅游景点。日光市观光协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信息,包括观光景点、住宿、餐饮等,方便游客规划行程。这种联动开发不仅提升了东京的旅游吸引力,也为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对于东武铁道来说,这不仅是单纯的轨交综合开发,更是通过轨交线路串联存量用地开发的典范,通过这一模式,东武铁道的沿线物业在10年间提升资产价值约47%,这也是轨道交通企业参与城市更新开发的成功案例。


东京晴空塔的城市更新并非一日之功,作为东武铁道的货运站旧址,结合“在京6社新塔推进计划”,项目建设始于2006年,由东武铁道株式会社和东武塔天空树株式会社共同开发。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多师联创”的制度,超过100名建筑师、工程师和规划师参与其中,历时四年的设计和三年八个月的建设,这对未来上海实践“多师联创”推进城市更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3 之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启示

站城一体化开发:轨道串联更新发展

东京通过城市更新区域划定,允许轨道交通枢纽及周边进行高强度的开发,结合税收减免、容积率奖励等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到了城市更新的开发。对于面临达到新增建设用地天花板的上海来说,如何平衡好土地收入与原权利人以及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通过城市更新的手段,激活区域发展空间和潜力,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市场化运营破局: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

东京由20余家运营商形成竞争网络(如JR东日本、小田急电铁),上海是否也可以尝试试点放开部分线路或者引入各区属地企业共同参与站点复合开发乃至轨道交通的建设?借助属地企业对于区域的开发导向需求,与轨道交通建设相结合,形成符合区域发展的各类产品,这可能也是未来轨交综合开发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成不变的时代早已过去,变化才是未来发展的再生动力,轨道交通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驱动城市生长的市场力量。当轨道网络与市场资本深度碰撞,将催生出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城市有机体。这种以市场机制为核心、以市场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通过轨道交通重构城市空间、经济与文化维度,是东京特有的轨道上的全球城市,希望也能成为上海未来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参考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