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案》,市级各相关部门要创新政策举措,建构并不断丰富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包和工具箱,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力争到2027年9月试点期内,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8%-10%,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成果。
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工作新体系
配置新模式
实施新机制
结合上海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重点地区转型发展,方案还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行动。主要包括:吴淞创新城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滨海地区转型塑性发展、涉及风貌保护的低效用地再开发、东方枢纽综合基础设施建设、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功能提升、南汇新城(临港地区)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等。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0px 16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a(0, 0, 0, 0.9); font-family: 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78px;="" text-align:="" left;="" text-wrap:="" wrap;=""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与市政府明确的重点工作相统筹协同的任务还包括: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
2024年度全市低效产业用地处置不低于45平方公里的处置任务。盘活利用低效用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降低产业用地成本,提升全市产业用地绩效水平。
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四个一批”行动
城中村改造
区域更新试点工作
商务楼宇高质量发展工作
聚焦本市需转型退出的商务楼宇,制定分类处置措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本市商务楼宇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布置和要求,优化商务楼宇的生态结构和空间布局。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空间数据治理和平台功能完善
“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概念并非首次提出。从部委政策来看,这一提法最早见于2013年原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从规划引领、土地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在全国层面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当时“城镇低效用地”是指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确定为建设用地中的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旧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具体指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用地;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用地;“退二进三”产业用地;布局散乱、设施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老工业区等。
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介绍,随着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效益好、改造难度小的项目逐步消化,原有政策红利逐步减弱,面临规划难统筹、资金难筹措、收益分配难协调、历史遗留问题难处理等问题。本次全国试点工作扩大了试点范围,以解决发展难题为导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政策供给。
本次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要求在坚持“局部试点、全面探索、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创新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政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