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观点
Insights

洞见观点

首页 > 洞见观点 > 洞见 > 提效、上楼、转性——上海存量工...

提效、上楼、转性——上海存量工业土地高质量利用的“三十六计”

来源: 2025.04.30 14

前言:

存量工业用地权利人要在保留土地权益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利用,就需要紧紧抓住政策红利实现提质增效

 

随着上海进入存量开发时代,对现有土地利用效率的要求逐步提升。2024年上海市已全面启动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对产业用地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和综合价值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项目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和B类项目将获得优化提升或保留支持,而C类和D类项目则需转型升级或退出重整。

同时,为推动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政策工具箱(1.0版)》,提供了六大类、二十小类具体操作路径。

存量工业用地权利人需要密切关注和了解上述信息。作为专业咨询机构,我们建议存量工业土地权利人若想长期保留权益、享受提升成果,就要积极响应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的需求,重视逐年开展且不断深化的综合绩效评估,了解现有政策,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主动求变,从而实现转型提质。


一、政策利好:存量工业用地的转型机遇已经到来

自然资源部20239月印发《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以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以政策创新为支撑,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决定在北京、上海等43个城市开展试点。上海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存量工业用地的自主转型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以下为我们梳理的关键政策要点:

1零增地技术改造:支持规划产业区块外的合法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无需新增建设用地。

2工业上楼鼓励轻生产、低噪音、环保型企业向高层楼宇发展,推动产业垂直生长。

3、零星更新转型:允许工业用地通过零星更新路径转换为研发等其他用途土地,同时提升容积率和建筑面积。


二、零增地技术改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提质选择

1、基本概念

零增地技术改造是支持规划产业区块外现状合法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允许企业按程序在现有的、合法取得的工业用地上,不增加新的建设用地,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升级。

2、适用范围

零增地技术改造模式适用于规划产业区块外的零星工业用地3、政策亮点

《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明确规定,企业因经营发展需要,拟在自有土地上开展零增地技术改造的,应根据企业土地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差别化管理方式实施改造。

规划保留的工业用地:企业可依据规划和产业导向开展新建、改建、扩建。

规划未保留的工业用地:需认定符合零增地技术改造标准,对在已取得的有偿使用合同(无合同的,以不动产权证证载面积为依据)范围内开展的新建、改建、扩建行为实施分类管控。

4、认定符合零增地技术改造的标准

根据《规划产业区块外优质项目认定工作指引》(沪经信规范[2020]9号),认定符合零增地技术改造的标准是获评优质项目,而优质项目评定标准则是需满足《规划产业区块外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正面和负面清单》(沪经信规范[2019]4号)的相关内容。


5、优点及局限性分析

节约成本:当前政策下,采用该模式经批准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地下空间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可参考案例多:目前上海通过该模式实现转型的项目较多,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实践意义。

通过该模式进行转型应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及地块禀赋,明确转型目标,制定定位方案,必要时可引入合作伙伴。

6、指导案例

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位于闵行莘庄工业区,地块处于战略预留区内。为满足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公司启动注塑产线厂房改扩建项目2024年初,莘庄工业区向闵行区经委申请零增地改扩建流程,不到1个月完成关键工作,预计建成后新增年产值12亿元、年税收800万元。


金桥·擎天项目效果图(图源于网络)


四、零星更新转型:工业用地的转型蜕变

1、定义

通过零星更新路径将土地用途转换为其他用途地块,提高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

2、适用范围

零星更新是基于物业权利人的意愿,由物业权利人等各类市场主体,根据规划和相关规定,对物业权利人自有的土地房屋实施城市更新建设。

3、政策亮点

根据《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对零星更新项目,在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公共要素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规定,采取转变用地性质、按比例增加经营性物业建筑量、提高建筑高度等鼓励措施。针对工业用地转化为研发用地的情况,根据《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试行)》(沪规划资源详[2022]506), 零星更新涉及用地性质调整的,应当符合规划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优化用地结构,激发城市活力。在满足地区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可以相互转换或者转换为研发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产业用地可以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后,按需增加建筑量。通过存量补地价方式办理用地手续的,相关地块应当具备独立开发条件,权属清晰,由更新方案明确的实施主体办理存量补地价。

4、申报零星更新相关流程

根据《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划入城市更新单元和旧区改造范围的工业用地二转二项目,符合产业准入要求,用地主体可根据详细规划,向区规划资源部门提交零星更新申请,简化编制项目更新方案,由区规划资源部门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后实施。

5、优点及局限性分析

土地用途转变:通过零星更新,土地用途从工业用地转化为研发等其他用地,同时提升了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从而形成更多的经营空间,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项目更新方案需经过意见征询、认定、公布等程序,且因土地用途调整需缴纳土地出让金。

6、指导案例

张江水泥厂地块位于浦东新区张江副中心核心区域,原为工业用地。作为金色中环发展带重点更新项目,该地块拟转型为研发总部及科研设计用地,定位为全球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升级标杆,聚焦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目标打造产城融合的科创高地和人文街区。2023年,上海地产集团与张江集团合作启动保护性更新,通过保留水泥筒仓等工业遗产、引入国际设计团队,推进张江之尚项目开发,为科创人才提供国际化活力社区,树立城市更新新地标。

张江水泥厂地块效果图(图源于网络)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目前的政策环境属存量工业用地的政策红利期,无论是零增地技术改造、工业上楼,还是零星更新转型,土地权利人及相关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诉求,积极谋划适合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挖掘土地价值。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在三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在实操层面提供建议和帮助,从而助力土地转型的顺利实施。



注:

[1]规划产业区块:根据上海2035”总体规划,确定了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空间布局体系,其中产业基地及产业社区统称为规划产业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