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观点
Insights

洞见观点

首页 > 洞见观点 > 洞见 > 赋能“千园之城”:我们的实践与...

赋能“千园之城”:我们的实践与思考——乡村振兴与生态修复篇

来源: 2025.09.15 8

在黄浦江畔,一片片绿地如翡翠般镶嵌于城市之中;街头巷尾,曾经的城市“边角料”变成了居民休憩的口袋公园;外环绿道旁,一座座生态公园串联起城市的绿色脉络……这一切,正是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

828日,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各类公园达1013座,其中城市公园522座、口袋公园371座、休闲森林公园119座及主题公园1座,提前实现“十四五”期末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

我司有幸从标准、路径、实践等多个维度参与其中,助力“千园之城”的建设。

 

杨浦滨江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

 

前瞻布局

参与定义公园城市上海标准

面对超大城市空间约束与生态需求间的平衡难题,自2019年上海启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以来,我们配合市绿化市容局开展《上海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编制工作,提出公园+”“+公园的规划理念,并结合后续研究不断深化公园城市政策体系。

上海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总体框架



多措并举

助力探索千园工程实施机制

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逐步成为上海发展的主旋律,而公园绿地的更新实施机制也成为了千园之城的重要议题。为此,我司配合市绿化市容局开展了中心城公共绿地实施机制、城中村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机制等多项课题研究,探索将公园绿地建设与城中村改造、区域更新、零星更新等多元更新路径相结合,助力千园落地实施。

中心城公共绿地实施机制研究思路

 

先锋探索

倾心打造更新建绿实践典范

在建绿实践方面,我司全流程助力真新南四块项目的更新转型,将昔日的工业遗存蝶变为功能复合的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区域公共绿地的实施,显著提升城市生态品质。项目围绕苏河源生态建设,着力于滨水空间的活化与提升,打造了亲水宜人的休憩带,使之成为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为以人为本的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真新“南四块”-苏河源综合公园设计图

 

面向未来

持续赋能新千园建设新征程

当前上海正从增量扩张阶段加速转向存量提质阶段,第二轮千园工程建设也已提上日程。作为上海绿色发展的重要智库和实施伙伴,我司将继续以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围绕生态品质塑造、城市更新建绿、特色产业导入以及数字治理赋能,为超大城市公园城市建设与转型贡献力量。